如何用一台設備同時滿足“冬季製熱+夏季製冷”這兩種需求?可能很多人能夠說出來的產品是中央空調。
但是現在,由於空氣源產品的技術升級和推廣應用,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空氣源熱泵兩聯供產品。
那麽,受到熱捧的空氣源熱泵兩聯供,其市場現狀如何,優勢在哪?
空氣源熱泵兩聯供機組和中央空調利用的是同一個原理,兩者都能夠滿足冬季製熱和夏季製冷的需求,都具有四大部件(壓縮機、冷凝器、節流部件、蒸發器);區別在於,兩者各自的針對性和應用工況的差異。
一、製冷VS製熱
中央空調起源於製冷需求,起初多為單冷機組,後期開始兼顧製熱,但主要設計方向為製冷,所以機組在低溫環境下的製熱表現比較差。多數情況下,中央空調機組冬季製熱更多的是依賴電加熱,製熱過程中能耗較大,且製熱檢測標準為7℃工況,設計工作環境溫度範圍在-7℃左右。
一般情況下,對於建築物來說,設備製冷的技術難度要相對較小,而製熱的難度相對較大。空氣源熱泵技術是源於製熱,後期兼顧製冷。經過近年來的技術發展,目前空氣源熱泵的製熱運行環溫範圍已經突破低溫-25℃的嚴寒挑戰。
總的來說,熱泵壓縮機的運行範圍更廣,製熱的效果、熱水水溫更高。
小結
中央空調設計工作環境溫度範圍:-7℃~43℃
空氣源熱泵設計工作環境溫度範圍:-25℃~43℃
製熱運行範圍:-25℃~21℃
製冷運行範圍:21℃~43℃
高出水溫度:65℃
二、設計標準
在產品的設計標準方麵,空氣源熱泵也是遠高於常規中央空調。以機組的主機配置為例,中央空調多使用空調單冷趨向壓縮機。
而空氣源熱泵因為要滿足低環溫下的製熱要求,所以必須配置更高標準的熱泵專用壓縮機。低溫型空氣源熱泵加配噴氣增焓壓縮機,以實現機組在-25℃低環溫下高效、穩定的運行。壓縮機的差異,是空氣源熱泵與空調的大區別。
熱泵機組的翅片換熱器,經過了專門的設計優化,更有利於製熱的換熱效果,特別優化了結霜除霜性能。
由於空氣源熱泵的工作環境溫度範圍低至-25℃,為了防止在冬季低環溫工況下製熱時翅片結霜,空氣源熱泵翅片蒸發器間距需要大於中央空調翅片間距15%以上,以保證散冷、散熱效果更佳。
另外,在控製係統上,空氣源熱泵比空調要複雜得多,因為空氣源熱泵相比空調多了很多的控製需求,比如防凍、感溫的監控和聯動的監控。
三、采暖形式/采暖效果
此外,空氣源熱泵還可以搭配包括成人黄瓜视频、風盤和暖氣片等多種形式,為用戶提供更加舒適的采暖效果和多樣性選擇空間。
空氣源熱泵本身隻是一種熱水供應設備。它加熱後,再與其它加熱端實現加熱,如成人黄瓜视频管、暖氣片、風機盤管均可作為其加熱端,可根據不同的房屋,選擇不同的加熱方式。
傳統中央空調的進行製熱的熱水溫度偏低,低溫製熱效果差,導致室內末端的選擇受限。無論是立式空調器還是壁掛式空調器,都隻能采用主動加熱的方式來實現供暖。